然而,在这个日益浮躁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喜欢较短的视频。 艾瑞研究显示,约70%的用户喜欢3分钟以下的短视频,而只有17%的用户喜欢5分钟以上的短视频。
这种时长偏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抖音和哔哩哔哩用户数量的差距。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抖音拥有4亿日活跃用户和5.1亿月活跃用户,而B站仅有5100万日活跃用户和1.9亿月活跃用户。
视频的长度似乎成为B站快速增加用户数量的障碍。 但尽管哔哩哔哩的用户基数比抖音小,但哔哩哔哩仍然拥有很高的用户粘性。 B站一年新用户留存率在80%左右,10年用户留存率也达到60%。 这意味着B站用户对B站非常满意。
摩根·布朗在《增长黑客》中告诉我们,产品的效用和使用产品时的摩擦力将共同决定一个人能否转化并成为你的客户。
效用是指人类某种欲望的满足和满足程度。
摩擦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可能导致用户放弃使用的阻力。
当效用越大,摩擦越小,用户体验就会越好,用户就越有可能转化并进入下一轮用户漏斗。
因此,笔者将从产品“实用性”和“使用摩擦”两个方面对抖音和哔哩哔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是什么影响了哔哩哔哩的快速扩张,以及是什么让哔哩哔哩拥有如此高的声誉。 用户转化率。
对于内容创作者:
对于内容查看者:
对于创作者和观看者来说,使用抖音的门槛较低,使用阻力不大。 这是抖音能够拥有大量用户的重要原因。 毕竟,产品的使用门槛将决定其能够开发的市场规模。
但由于短视频本身的限制,抖音的实用性天花板较低(主要只能满足娱乐的需求)。而抖音短视频的缺点,恰恰是B站长视频的长处。 。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于军老师的两个观点来讨论一下产品的功效:
第一点:不要把用户当作自然人,把他们当作需求的集合
于军老师在《产品方法论》中说,用户的需求是可以无限叠加的,他们可以用你的产品达到不同的目的。 只要他在某种场景下有某种需求时想到的是你的产品而不是你的竞争对手的产品,那么他就被认为是你的用户。
艾瑞数据显示,用户使用短视频的三大动机为:浏览有趣内容(娱乐)、分享生活精彩(社交)、学习知识技能(学习)。 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三种动机视为用户的三种需求。
娱乐需求:
哔哩哔哩和抖音都有各种主题的UGC视频,因此都可以满足各种娱乐偏好。
社会需求:
社交方面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视频创作者与观众的联系,二是观众与观众的联系
在第一个维度上,抖音平台上的发布者和观看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用户更关注内容本身而不是内容的制作者。
各自平台流量最高的抖音“毒电影”和“郑丽芬”(抖音过亿点赞数)的粉丝喜欢率都只有3%-6%左右(粉丝喜欢率) =粉丝数/点赞总数)但在B站,流量最高的“老番茄”和“敖厂长”的粉丝点赞比例都在20%左右。 同为时尚领域的创作者,抖音的《游达日记》粉丝赞比例仅为10%,而B站的《魔法少女Uta》粉丝赞比例高达56%。 这都意味着,相比抖音短视频,B站的up主更受粉丝信任和认可。 IP价值含量较高。
在第二个维度,虽然抖音用户可以参与转发和评论,但评论区的顶部往往只有高点赞的评论,而大多数评论很少有机会被其他用户看到。 而B站的弹幕却可以让观众实时产生情感共鸣,可以搞笑,可以感人,也可以暖心。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观众归属感和情感认同。
学习需求:
由于时间限制,抖音短视频无法很好地阐述,只能简单地堆砌观点和实用信息。 不太有说服力。 B站的视频不受时长限制,能够清晰地进行论证和案例分析,让所传达的干巴巴的信息和观点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同时西瓜视频直播会出现在抖音吗,B站又不同于付费在线教育软件。 B站上的很多视频都是PUGC制作的。 它们不仅是免费的,而且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同一主题给出不同的解释。
以应届毕业生求职为例,用户的需求路径应该是:
寻找招聘网站,关注招聘信息——撰写简历——笔试准备——群面试准备——商务面试准备——期末面试准备——如何选择
这里的每个阶段,B站都有大量对应的视频进行经验分享,可以满足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 B站的视频质量也远高于其他视频平台,B站的高转化率就证明了这一点。
B站学习区的一些新up主(成为up主不到半年,发布视频不到10个)的粉丝数和点赞数基本相当。 《霍格沃茨小猪》获得15万点赞,粉丝总数达到14万。 转化率达到93%。 新up主《偶尔笑一下》也凭借3个视频实现了约84%的粉丝转化率,而《逃学前辈》的粉丝数量甚至超过了点赞总数,这意味着他的粉丝转化率几乎是100 %。 这在其他平台上基本很少见。
观点二:效用和幸福成正比。 当效用越高,用户的幸福感就会越强。
效用是指产品满足用户某种需求的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B站的娱乐、社交、学习功能均表现良好。 尽管使用哔哩哔哩的流程比抖音稍微复杂一些,但它带来的效用却远远大于摩擦带来的阻力,从而增强了用户的幸福感,有助于更高的用户转化率。
总结
使用抖音的摩擦力比B站小,但B站的产品效能却比抖音大。
由于短视频和中长视频的特点不同,抖音和哔哩哔哩在摩擦力和产品效果上都有不同的表现。 抖音以其低使用门槛和丰富的娱乐体验赢得了庞大的用户群。 B站凭借优质的产品功效,获取了大量用户的同时,也培养了极高的用户粘性。 B站10年留存率达到60%,足以可见B站用户对B站的喜爱程度。
虽然哔哩哔哩和抖音都属于视频行业,但由于一个是短视频,一个是中长视频,所以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也有所不同。 从商业价值来看,抖音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更大的流量。 这里的广告可以被更多的用户看到。 B站虽然用户基数较小,但用户与KOL的联系更紧密,用户对KOL的信任度更高,这可能会带来更高的产品转化率(=买家数/观看视频的人数)
因此,很难说谁的产品更好。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0 西瓜视频 VS B 站
抖音上的内容由大量UGC制作的短视频组成。
爱优腾的内容由购买版权获得的影视资源+PGC出品的长视频(自制剧、自制综艺)组成。
西瓜视频和哔哩哔哩上的内容,除了正版影视资源外,大部分内容都是PUGC出品的中长视频。
由于爱优腾制作的内容与B站并不相似,因此本文主要选择西瓜视频作为竞品与B站进行对比分析。
字节跳动拥有优秀的产品矩阵。 西瓜视频作为字节旗下的产品之一,享受着公司带来的巨额资金和流量红利。 同时也应该看到,即使西瓜视频能够通过资本和流量倾斜吸引更多的内容创作,短期内也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社区氛围。而这恰恰是哔哩哔哩的核心价值,即B站的核心竞争力。
共同体是指由共同的利益或利益所形成的群体。 社区文化是指这个群体内部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那么社区B站的社区文化是怎样的呢?
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点:宽容友善的社会氛围、较强的二次创作能力、弹幕文化
(一)气氛友好
B站原本是一个ACG网站,一个小众群体聚集的平台。 正是因为小众,圈内的人更容易互相理解和包容,这就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哔哩哔哩的氛围——包容。 同时,B站的用户大部分是来自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 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 因此,哔哩哔哩的氛围会比其他社交平台更加友好、和谐。
比如,当B站UP主“渔夫阿峰”宣布退出B站加入西瓜视频时,大家都在弹幕里发出欢呼和祝福。 评论区的好评评论也是理解和包容,很少看到愤怒的身影。 和谩骂。 这在冰冷的互联网世界里是比较少见的。
(2)二次创作能力
同时,B站用户的二次创作能力是B站强大的内生力量,B站的二次创作甚至可以让其他平台的内容流行起来。 比如《奥利鬼》起源于快手,但因为B站将其作为鬼片素材,进行了大量二次创作而走红。 1993年的电影《青蛇》也因为哔哩哔哩重新制作的《大威天龙》视频而再次走红。
西瓜视频和爱优腾都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的二次创作。 所以,二次创作、制作表情包带来的快乐只有在B站才能体验到。
同时,鬼畜也是B站的特色。 即使像鬼畜这样的二次创作在其他平台上发布,也很难达到像哔哩哔哩一样的娱乐效果,因为受众已经发生了变化。
(3) 弹幕文化
虽然现在各个视频平台都有发弹幕的功能,但是B站的弹幕却大不相同。 这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B站弹幕衍生出的各种玩法已经成为B站用户的共同认知,这就是B站独特的文化。 比如空耳、科普菌、计数菌、强调弹幕、通讯弹幕、替代型弹幕、字幕弹幕、符号弹幕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弹幕在不同场景使用时可以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
同时,由于B站用户的表情包创作能力较强,他们经常使用弹幕来调侃视频中的某种现象。 例如,“最后的鸡”经常出现在华农兄弟的视频和渔夫阿峰的视频中。 “丰富警告”的出现也成为了内部成员们耳熟能详的笑话。
在这种情况下,B站弹幕带来的情感体验远远超过其他平台。
正是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哔哩哔哩的社区文化,使哔哩哔哩成为一个好玩、有趣的哔哩哔哩。 但随着B站的出圈,原有的社区氛围难免会受到影响。 在商业化过程中,哔哩哔哩不断降低用户的创作门槛和会员审核难度,试图扩大用户群体。
但人多了,社区管理自然就困难了,也难免会影响原来社区成员的使用体验(毕竟B站长久以来的价值观和弹幕礼仪不会因为新人而受到影响)来自其他社交平台(我不太了解),所以B站出现了“破网站变味了”之类的评论。
总结
B站和西瓜视频各有优势,但也面临挑战。
哔哩哔哩的社区文化和强大的自力更生保证了哔哩哔哩的视频质量,为用户带来各种优质功能(娱乐、社交、学习),但同时也面临着变现和流失的问题。 UP 所有者。 同时,在破圈过程中如何平衡商业化和社区氛围也是B站面临的挑战之一。
西瓜视频凭借其资本和流量红利,可以鼓励更多人来西瓜创作,并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内容量。 同时,还可以投入巨资从其他平台挖角优质创作者,提高平台的内容质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西瓜视频成立时间短、用户结构复杂,短期内无法形成自己的平台文化。 用户和创作者的关系并不像B站的up主和粉丝的关系那么密切,而且西瓜视频的内生力也不强。 字节跳动此前也曾使用过类似的策略西瓜视频直播会出现在抖音吗,花重金从知乎招募大V加入悟空问答,但悟空问答的运营最终失败了。 悟空问答不仅融入了微头条的业务,员工也被转移。
因此,资本和流量红利并不是制胜法宝。 关键是根据用户群体和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 这将是西瓜视频和B站也将面临的问题。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极乐研究院、飞瓜数据、聚卷引擎发布的《2019西瓜视频用户画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