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保住饭碗成为许多白领的首要任务,跳槽风险空前增大,卧槽一词在白领当中广泛流传开来。
卧槽族的名词含义:是指在职业生涯中,立足做好手头工作,在选定的岗位上扎实工作,不愿冒险跳槽的职场人士。
经典口号
跳槽有风险,辞职需谨慎
再这样卧槽也不是办法啊
哥卧的不是槽,是寂寞
今天不跳槽,明天就卧槽
如何化解卧槽的威胁
卧槽的威胁有一部分最终会转化成跳槽的动力。不过,硬币终有两面,所谓的威胁并非只有依靠跳槽才能缓解。
1、缺乏工作激情:通常所言的缺乏工作激情只是一个表面现象。究其背后原因大致可分为4种:1)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2)重复劳动,以至于对工作丧失新鲜感;3)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4)经常被老板、上司以及同事否定。很显然,这四种原因不一定能靠跳槽解决。比如遭到上司以及同事的否定,完全可能是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缺乏导致。这时选择跳槽等同于逃避。你很难保证这样的问题不会发生在下一份工作中。积极努力的面对,好学好问从而跟上大家的步伐才是正道。
2、人际关系僵硬:职场就是个小社会,每个公司都会有小人、高人和老人,谁能保证进入新公司就一定能八面玲珑、如鱼得水?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方式。
3、受到老板或上司的审美疲劳:此类情况与上述的类似,可以从自身来改变局面。可以试着旁敲侧击地与老板或上司沟通,顺便增加感情。当然,在工作表现上可以适当的增压,用超过原先的表现来提醒老板其实我很重要。
话说卧槽与跳槽
实际上,卧槽与跳槽并非完全对立,卧槽是为了更好地跳槽,卧槽是基础积累阶段,通过跳槽的手段,最终再以卧为目标。职场专家建议,在如今人才市场紧缩的情况下,跳槽并不是最佳时机,正确的做法是:敢于面对,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有担当力;在卧槽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人脉资源、口碑形象,通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今后适时的跳槽添砖加瓦。
其实,卧槽的目的其一便是要提升自身价值,不被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错乱方寸,明确职业理想和目标,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充电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扩展综合素质,只要这样才可以在金融危机下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