娈童的意思:指被猥亵的美少年之意,也作男妓解。娈(lun)童的本义是美少年,娈是容貌美好的意思,后来成为男同性恋的象征,古代诗歌及文献记录有大量该类行为的典故和事迹。
娈童简介
汉语娈童本义是指美少年,娈是容貌美好的意思,南北朝左右开始专指与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男童或少年。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男。旧时供人狎玩的美男子或称为──男妓。但古时达官贵人,尤其明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南方为重,并不以好男色为耻,且达官贵人家所养娈童到达一定年纪,是可以脱离其所在大家庭,如同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并不受歧视。
娈童产生背景
对于历史上有关少年爱最早的描述,应该在古希腊。根据现存的古希腊裸体男性雕塑,都刻意地把男性的性器官弄得比平常细,因为他们认为少年的性器比较美观,事实上,少年爱在古希腊社会是一种被社会公认的风俗。
在日本历史上,于战国时代很多著名的武将都在有妻室的同时,与少年恋爱并发生性行为。而在江户时代,少年爱被称为御幼儿,而且不被当作任何可耻的事情。
我国的娈童于先秦时已有出现,南北朝时盛行,一些上层社会男性会与少年发生性行为,有些有长久的关系,这些少年称为娈童。明清时代,淫狎娈童之风气盛行,有些上层社会男性会包养少年伶人,称为相公,亦有专门接待男客的年轻男妓,常作女性打扮,称为象姑。
相关历史记载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称杂说娈童始黄帝;《杂说》称黄帝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梨园,好鼓吹。惟梨园为唐代才开始的称呼,此说多半为后人附会;《商书伊训》中谈到三风十衍,所谓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恋童癖并不一律追求性交行为的满足,其深层的心理原因,有的研究者认为,人对儿童表示爱有可能是出于对童年时代的留恋,对儿童时代的性游戏表示关注和作一种回顾。恋童癖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消失,尤其在西方,用高价收买漂亮的男童以供玩弄,在上流社会已形成恶习。据报载,当时的西德有一批人贩子,专门将男童贩卖给美国人。